Wednesday, July 23, 2014

因「反佔中」之名

(本文 23/7/2014 刊於《明報》觀點版)

七月二日「預演佔中」後的拘捕行動中,政府有一個不尋常小動作,似乎很多人忽略了。

當天,社會福利署破例派出五名社工,到黃竹坑警校協助警方處理被捕示威者。社署回應傳媒時解釋,此舉乃應警方要求,社工當時主要角色,是為16歲以下被補人士提供「情緒支援」,及落口供時以「中立見證人」身份保障他們的權利,社署強調社工在整個過程中「保持中立」。

面對天災慘禍,如大海難、沙士疫症要隔離居民住客等情況,出動社工提供「情緒支援」,合理。然而,「預演佔中」靜座示威者沒有濫藥醉酒、也沒有狂躁暴力,示威者的情緒,乃因政治爭議而起,他們惱恨制度不公、批評權貴大話連篇,情緒波動的話,社工如何「支援」?社工輔導要旨,一般乃首先認同受助者的感受,重安撫調和,不會與之對抗。那麼,「政治情緒」如何安撫?社工要與被捕者同聲同氣,一同指罵高官?一起批判小圈子選舉?要舒緩這種「政治情緒」,根本不是社工工作;社工若介入,亦無可能「政治中立」。

再說,若要保障被捕者權利,應找律師、找未成年人士的父母或監護人。社工不一定具備相關法律專業知識,無資格取代律師地位,自封「見證人」協助被捕者落口供。為何警方拖延律師到場,卻急召社工取代律師位置?

刑事案件拘捕過程中,警方召社工協助,違背常理,亦絕少先例。一般而言,落口供時需要社工幫手,只有兩種情況︰社工乃被捕人士的監護人,或當事人是社工跟進中的個案。

當天的拘捕行動破天荒召社工協助,政府與警方目的彰彰明甚︰竊取社工的光環,有社工的參與,強硬的拘捕行動增添柔性,這是一項形象工程,社工被迫投身維穩工作,慘被消費,淪為武裝力量的華麗外衣。

專業社工,要為弱勢者充權,要維護他們權利,不可能淪為管治機器的維穩小螺絲釘。有人或會認為,社署社工也是公務員,公務員要聽從上級指示。社工身分與公務員身分,哪個為先?很明顯,絕大部分社署社工,都是先成為註冊社工,才有可能獲聘為公務員;受政府錢財,專業抱負也不能被蠶蝕。

近日香港大勢,陽謀已現︰管治集團以打擊「佔中」為名,渲染成危機,把「佔中」等同暴力,製造恐懼,藉詞動員力量,高舉維穩旗幟,籠絡人心。武裝部隊借勢擴大影響力,要求各行業各專業各級官員表態效忠。商會社團身先士卒、專業團體不甘後人、平素較有堅持的行業,如社工、記者,則紛紛面臨高層壓力,變相自閹迎合。

新一波的「反佔中」簽名運動,則開動國家機器,威迫利誘,然後把自己裝扮成弱者、搏同情。威權管治的柔性心戰,「踏上一個新台階」。

相關文章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