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anuary 11, 2011

浪花裡的新聞碎料



大千世界,每天發生的事如恆河沙數,新事物不斷湧現,每件事情,有如浪濤翻波的大江大海裡偶然冒出頭來的小水滴,它們在浪花之中擠擁著,還來不及被人發現,又回歸大海。

這些小水滴,絕大部分不為人所知,不為人所談,默默無聞;硬是某些小水滴,經過傳媒的選擇與包裝,升格為新聞,捧到大家面前,告訴你:這是新聞,是每天你要知的事。

資訊之海裡,記者的工作,就是每天在浪花裡淘新聞。傳播學者Molotch and Lester有很簡潔的形容:每時每刻,有無數的事情在發生,但這些事情絕大部分無人理會,可叫作occurrences (難以譯之,姑且叫「事件」),此刻有一個你在上網,是一宗「事件」、你和朋友飲茶吹水是一宗「事件」、牛頭角有個阿媽在打仔是一宗「事件」、曾蔭權聖誕起錨rap now是「事件」、溫家寶視察災情也是「事件」、Amina入獄被「通櫃」也是「事件」。

某些 ‘occurrences’(事件),會轉化成大眾能觀察到的 ‘events’(新聞);有些事件,只是一剎那的浪花,瞬即淹沒在歷史長河中,無人知曉。由「事件」轉化成「新聞」,箇中的輕重取捨,傳媒機構擔當其中一個重要角色。

為何某些一瞬即逝的浪花,會變成新聞?這是一個選擇的過程,什麼事件要做大?什麼事件視而不見,當中難免主觀,如果有傳媒自吹自擂「客觀中立」,對不起,某程度上是自欺欺人。身為讀者觀眾,更要小心察看。

例如:

為何曾蔭權聖誕rap now歌,由「事件」變「新聞」,而網民改編惡搞這「事件」,卻沒有在主流媒體裡成為新聞?

為何曾蔭權踏單車放片上facebook是新聞?為何曾特首一家到工展會買了二千元烏冬會變成新聞?

早前西南旱災,為何新聞裡常見溫家寶憂國憂民視察災情,卻很少見到災民的苦況?

電視台自製「感動香港」人物選舉,為何那些人大部分你都不認識?為何以新聞手法包裝?為何主旋律都是和諧溫情?

人們說,攝影是「減的藝術」,做新聞也是,由「事件」到「新聞」,就是刪減的過程。相機的觀景器,是攝影家察看世界的窗口;記者的筆,就是大眾觀察時事的耳目。一切都是刪減的過程,除了「新聞」本身,我們還應留意,有什麼沒有成為新聞。

讀者觀眾常有錯覺,以為領導人講話必然「重要」、領導人出訪必然「歷史性」、領導人體察民情總是皇恩浩蕩,值得大書特書,其實這一切都非必然。一個工展會,有多個可行的觀察角度,為何「特首買烏冬」成為主菜?領導人出訪為何一定是新聞,高幹子弟貪污濫權卻甚少人提?這是需要思考的。

西方學者早以此角度理解媒介:「媒體並非反映真實的世界,乃是權貴操控他人感受的手段。(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­“We see media as reflecting not a world out there, but the practices of those having th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.” Molotch and Lester)

在西方國家,所謂「有權勢者」,包括大財團、廣告商、政府組織,甚至是民間組織,環保團體,亦有能力影響媒介,以至執筆的記者,有時亦會被視為「有權勢者」,因為民主開放社會下,權力較分散、政黨會輪替、商界有競爭、新聞真自由,「當權者」有很多,不會永遠是同一群人。

中國就是另一回事,權錢合流,勢力坐大,鐵板一大塊。由「事件」(occurrences) 轉化為「新聞」(events) 的過程,有權勢者之影響,更直接更持久。

香港則處於兩者之間,自由中見隱憂,強權下又見堅持。在中國巨人腳底下,媒介慢慢向權力靠攏是大趨勢,但媒體的走位轉向,有時不容易察覺。由occurrence轉化成news event的過程中,各種勢力在爭奪話語權,正是觀察媒體運作的一個絕佳窗口。

(讀書筆記N之三)

相關文章,讀書筆記之:

Molotch, H., and Lester M.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ur,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, Accidents and Scandals. In Berkowitz, D. Social Meaning of News: A Text-Reader, pp.193-209)